溶解氧是衡量水体生态健康、评估污水处理效能及监控工业循环水系统的关键参数。HACH溶氧仪凭借高精度、稳定性和智能化设计,成为环境监测、水务运营与科研实验室的得力工具,能够敏锐捕捉水体中氧气的细微变化,其测量准确性高度依赖规范的操作流程。掌握HACH溶氧仪的正确使用方法,是获取可靠数据、科学决策的基础。

第一步:开机预热与状态检查
开启仪器电源,等待系统自检完成。检查探头保护套是否完好,传感器膜是否平整、无气泡或破损,电解液是否充足(对于极谱法探头)。若膜表面干燥或电解液浑浊,需更换膜套并添加新电解液。
第二步:探头活化(新膜或长期未用)
新更换的膜或长时间未使用的探头需进行活化。将探头浸入清水中,开机连续工作4-24小时,使内部电极充分极化,确保响应稳定。HACH荧光法探头(如LDO)无需活化,即开即用,优势显著。
第三步:校准
校准是保证测量准确的核心步骤。HACH溶氧仪支持多种校准模式:
空气饱和校准:将探头置于湿润滤纸或空气中,仪器自动计算当前温度下的饱和溶解氧值进行校准。
零点校准:使用无氧溶液(如亚硫酸钠溶液)进行,适用于低氧环境测量。
标准液校准:使用已知DO值的标准溶液进行比对校准。
校准后记录校准时间和斜率,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。
第四步:样品测量与操作规范
将探头浸入待测水样中,避免气泡附着于膜表面(可轻摇探头去除)。保持探头在水中有适度流动(如轻微搅拌或随水流移动),模拟真实环境,避免静态测量导致读数偏低。待读数稳定后(通常15-30秒),记录数据。切勿在干态下开机或测量,防止膜干燥损坏。
第五步:多参数协同测量
本仪器通常集成温度、pH、电导率等传感器。测量DO时,仪器自动补偿温度对溶解氧饱和度的影响,提供更科学的参考值。
第六步:使用后清洁与存放
测量结束后,用去离子水冲洗探头,去除污染物。将探头放入保护套中,保持膜面湿润(可加少量填充液或去离子水)。长期不用时,按说明书要求进行保养。